【提要】
这句话言简意赅,道出了“大学”的总纲:彰显并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革除恶欲,弃旧图新,达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则强调《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其特点在于从人的精神弘扬和品德修养出发,讲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构筑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基础。
【注释】
①[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指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入岁入小学,学习基础知识和礼仪;十五岁入大学,学习儒家修己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道: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这个“道”通常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某种政治观、思想体系等。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明德”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③[亲(xīn心)民]即“新民”。是说应推己及人,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亲:通“新”,使更新,使弃旧图新。
④[止于至善]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至: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