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新浪商业地产》
2012(第七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期间,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中心”,探索中国新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及对立体城市项目相关课题进行合作研究。立体城市主题论坛“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模式探索”论坛同时举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李肇娥、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院长王才强等业内资深专家出席本次签约仪式及论坛。
“宜居,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是本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的主题。作为本次大会的重点分论坛之一,“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探索模式”论坛由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主办,论坛上围绕微小型生态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及其建筑形态、交通出行和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海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一起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为未来中国城市的规划和发展献计献策。
“众所周知万通、万科、万达三家知名企业都已进入了“绿色时代”,中国企业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关注是让人十分欣喜的,此次能与万通这样兼具实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更是非常高兴,万通立体城市对于专业领域研究的态度是严谨的,就双方未来的合作我充满信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讯在论坛发言中说。
据悉,本次合作是继2011年立体城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环境与设计院合作设立新加坡 “关于可持续性高密度城市居住研究中心”之后,万通立体城市在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研究的又一次重要战略布局。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说:“城市规划方面的创新是万通立体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关乎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过去几年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1亿元,本次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合作能让我们通过更为专业的平台,继续深化立体城市模式的研究”。另据立体城市研发中心人员介绍,立体城市是基于对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在产业主导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契合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综合解决方案。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目前立体城市团队已在专业领域中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并归纳、总结了立体城市竖向发展、大疏大密、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的六大规划策略,从而完善城市化布局与形态,改善城市的低密度分散化倾向,提升城市密集度。官方资料显示,自2010年至今,立体城市被多家权威机构授予“2010年中国城市革新大奖“、“2011年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等荣誉奖项,并获得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同与高度评价。
另据了解,2012年2月,万通立体城市已与西安西咸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筑西咸立体城市,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李肇娥此次表示“恭喜万通立体城市与城科的携手,双方在专业领域的研究令人期待。此外西咸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立体城市的梦想实现之地,首先是西咸新区提出的“大开大合”发展方向与立体城市规划策略的高度契合,其次也是对立体城市在专业研究方面的认同。“
作为高密度居住空间研究领域的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院长王才强也在论坛中表示:“立体城市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拿新加坡来说,在最近的七八年里人口增加了100万,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会达到650万,然而在新加坡750平方公的狭小国土内,怎么能把建筑盖更高、更好,且宜居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寻求高密度的发展,现今在一平方公里内,一万人的社区是没问题的,将来1平方公里盖到六七万人的社区,也将成为必然”。
“宜居,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符合十二五规划中城市经济模式转型的要求,同时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合作,必将有利于城市发展新理念、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关于立体城市
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综合操作系统提供商。公司将深入观察中国及国际目前在居住、土地、环保、能源、科技、交通、生活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通过相关研究,在具体的城市建设应用中进行实施。冯仑先生,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先驱者,地产思想家,立体城市的创始人,一直本着“站在未来,安排现在”的原则,通过学习、积累和前瞻、创新的方式,身体力行地追求着心中的立体理想。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正是秉承这种“理想丰满”的精神,通过潜心研究和实践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整体操作系统,系统由研发、融资、资产管理、产业经营、城市管理五大平台组成,将创新城市规划、财务安排、节能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附加值经济引擎植入,智慧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及管理模式串联、融合,凝聚成为智慧金字塔结构。探索了一条新地产、新建筑、新生活模式的全新城市建设道路,带给居者一种简约绿色的前沿生活方式。
关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缩写为CSUS)是由全国从事城市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关部门及科研、教育、开发等单位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法人社团,是发展我国城市科学研究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其挂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业务归口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