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求备于一人。(微子第十八)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①,小德出入可也。”(子张第十九)
【提要】
《论语》选了周公和子夏的这两句话,体现了儒家的用人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指望一个人的白璧无瑕,因此,对一个人不能求全责备,在大节不亏的前提下,可以宽恕他的小过。
【注释】
①[大德不逾(yú于)闲]人的德行,在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闲:木栏之类的遮挡和,引申为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