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业界动态
文化古都在跨越前行——开封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启示录之一
2013/10/15 10:12:10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抓住风生水起的黄金发展期机遇,强力打好“五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打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方面,我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力求突破,进行大谋划,建设大项目,开展大活动,以文化力带动发展力,以经济助推文化发展,开封外部形象越来越好,城市竞争力越来越强。特别是“一河二街三秀”的建设,有效调整了我市文化业态,让文化变成了璀璨夺目的演艺节目。

 

  开封文化产业发展有太多可以总结的经验。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文化盛宴最美开封”系列报道。报道将以“一河二街三秀”为样本,全面展示我市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同时,通过解剖这些样本,深入研究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规律,总结“一河二街三秀”快速推进的经验,全面指导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优质资源、优良资产。

 

  “开封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必须转换成活动、转换成项目,继而转换成产业,克难攻坚提升城市品位,最终激发出开封经济永续发展的活力。”市长吉炳伟说。

 

  今天,开封人根植历史,走出历史,给传统文化资源赋予现代因子,打造出“一河二街三秀”的迷人景观、节目,重铸文化辉煌,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之路。

 

  一城宋韵半城水,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描述开封的水运盛况:“和我的故乡威尼斯何其相似乃耳!”因而,开封又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可是,经历战乱水患,开封城淤积严重,开封城内湖泊已不相连,难以形成连续的城市水景体系。我市确定了“四河”连通“五湖”的宋都水系工程,将市内的旅游景区串联起来。我市从2006年开始建设御河,如今历时7年,投资约5亿元,御河终于于今年5月4日通航。御河全长1.9公里,连通龙亭湖景区与包公湖景区,使开封六大景点融为一体。在城市的中心之地,在寸土寸金之所,一条宽阔的河道通航了,一个新的旅游项目诞生了。御河游集古建筑欣赏、戏曲宋词乐舞欣赏、灯光欣赏于一体,成就中国之最。

 

  书店街全长620米、宽19米,是一条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全世界以“书店”命名的两大古街之一。书店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得名于清代,是开封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条古街道。改造前,书店街上广告牌乱挂,各种车辆没有限制地穿行,破坏了该街的整体风貌,打破了该街的雅致和宁静。2011年7月6日,作为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书店街街景综合整治工程启动。经过整治,书店街统一了匾额、旗幡、幌子、楹联,新添了街道雕塑、地雕、石凳,新建了牌坊,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街道两旁两层阁楼式建筑,青砖白缝,小瓦盖顶,飞檐挑角,坡顶花脊,明清时期的街景古韵重现,成了旅游、休闲、购物的好去处,成了古都一景。

 

  继书店街街景综合整治工程之后,我市又启动了鼓楼复建及街景整治工程。不久,我国最早的鼓楼(复建)以及我省最早的商业街—鼓楼街将正式落成开街,古城中心区域将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田”字步行商贸旅游区,一个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景观即将诞生。

 

  我市旅游演艺业也呈现大跨步发展的态势。2008年4月5日晚正式公演又不断改版的《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豪华的场景、经典的宋词、高科技的舞美,带给广大游客的是强烈的视听震撼,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北宋京都东京的盛世繁荣。银基O秀项目也于今年国庆期间登场,O秀集舞台秀、音乐秀、烟花秀、激光秀于一体,其美妙绝伦的舞美设计和精彩的现场秀,让人拍手叫绝。目前,大型室内文化旅游演艺剧目《千回大宋》呼之欲出。《千回大宋》剧目以大宋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千年开封历史人文为主线,以恢弘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再现汴京繁华,让游人在亲近美声美色美乐之时,尽享宋文化信息,感受宋文化魅力。

 

  曾几何时,人们称呼开封的旅游叫“老三篇”,即铁塔、龙亭、大相国寺。后来旅游业有了发展,就有了“新三篇”,即清明上河园、中国翰园和开封府。业内人士指出,无论“老三篇”还是“新三篇”,总体上都没有走出就景设景的模式,没能改变开封旅游业的产业布局散、规模小、链条短、项目少、留不住人的窘境。“一河二街三秀”的开发和建设,彻底打破了开封旅游业的徘徊局面,开启了旅游业跨越发展新时代。

 

  文化之新在于创新,开封新文化宋韵彰显、亲切温润、外在古典、内在时尚。

 

  宋都水系工程的建设,不但丰富了开封的旅游业态,还将城内主要景点连在一起,形成一条新的水上旅游通道,并且拉动了开封的老城改造,水系两岸棚户区变成了新的文化园区,彻底改变城市环境面貌,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以书店街、鼓楼街为起点,开封市拉开了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序幕。规划先行,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文商旅一体产品链,推动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文旅商业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这种把重要文物点、旅游点、商业街区串联起来的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开封文化的全渗透,形成了旅游在文化当中找效益、文化在旅游当中找出路、商业在文化旅游当中寻求繁荣的发展新模式,也必将增加旅游综合效益。

 

  一个个演艺节目的打造,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用新的现代技术讲述历史文化,将老街、古建筑和时尚元素融为一体,挖掘了大宋文化遗产价值,承接开封旅游产业升级的使命,把文化资源变成了可观可赏的演绎秀,为游客提供更新更亮的文化产品体验,增加旅游项目的吸引力,有效延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弥补市场缺憾,丰富开封旅游品牌层次,开拓出了一条经营文化之路。

 

  开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体现的是一种理念创新。文化旅游产业传统发展模式是政府办文化、办旅游。从鼓楼复建到银基O秀,我市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引进外来投资者,繁荣开封文化事业,投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有了巨大变化。古都开封文化资源丰厚,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品,利用优良的文化资产,对接四海的资本,吸引一些大型产业实体,使开封成为文化产业的研发地、文化商品的集散地、文化人才的集聚地、文化艺术的展示地。基于此,开封宝贵的文化资源才走进了生产,走进了市场,走进了流通和消费,才变成了真正的实体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升级才有了硕果。

 

  “一河二街三秀”项目次第推进和完成,如同灿烂的礼花,绽放在古城大地,闪烁在古都悠久、庞大的文化体系中,为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增色添彩,提升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成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名片。

 

  “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市委书记祁金立说,“文化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力。我们要深度挖掘"宋文化"资源,彰显"宋文化"元素,用现代文化理念去开发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弘扬历史文化、振兴历史文化。把文化转化为支撑力,以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把文化转化为带动力,以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把文化转化为竞争力,以文化加快城市发展;把文化转化为影响力,以文化彰显城市魅力;把文化转化为助推力,以文化作为兴汴战略,开启古城复兴之路。”

 

  文化之变,带来形象之变,带来开封之变。

 

  近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布的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开封有10项增速位居全省前3,其中5项增速位居第一。开封立足于理念创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造势而兴、趁势而起、顺势而为,开放带动、文化拉动、多元聚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五大攻坚战”顺利推进,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今年,开封荣登“2012年度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全国60强。近年,开封获得了“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一直排在全省前列,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民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充分说明了:过去的开封,辉煌无比;现在的开封,风生水起;未来的开封,复兴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