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制民之产①,必使仰足以事父母②,俯足以畜妻子③,乐岁④终身饱,凶年⑤免于死亡⑥;然后驱而之善⑦,故民之从之也轻⑧。(《梁惠王上》)
【提要】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使这一政治理念变成了切实可行的政纲,极大地丰富了“保民而王(wàng旺)”的思想内容。这一主张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制民之产]规定民众的产业。孟子提出应保证农民有五亩宅地、百亩农田。
②[仰足以事父母]对上足以赡养父母。仰:对上。事:服侍,赡养。
③[俯足以畜妻子]向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俯:向下。畜:同“蓄”,养活。子:儿女。
④[乐岁]丰年。
⑤[凶年]荒年。
⑥[死亡]死去和流亡。
⑦[驱而之善]引导走上善良的道路。之:动词,往,向……走去。
⑧[民之从之也轻]百姓很容易服从领导。前一个“之”,无义;后一个“之”,他,指君主。轻: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