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
据《新闻晨报》报道,“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1910年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在上海创立了精武体育总会,这里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百年之后,上海将大手笔复兴精武文化。昨天,精武体育馆率先挂牌成立,今后,精武体育公园、精武文化产业街区也将相继成立,振兴民族意志、强健民族精神的“精武精神”将得到充分传承。
“振我精神锻我筋骨,充我知能坚我体魄,百炼此身如钢铁,任何威武不能屈!”百年前的精武体育会会歌《精武颂》展现了那一时代的爱国和尚武精神。1910年7月,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前身—中国精武体操学校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民间体育团体,霍元甲任武术教练。
近年来上海市和虹口区一直通过软硬件建设,提升精武体育总会在全国乃至世界体育文化领域的影响力。昨天上午,虹口体育馆正式变身精武体育馆。未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在虹口区打造一个精武文化产业街区;曲阳公园也将在近期正式改名为精武体育公园,四川北路与邢家桥路之间一段的东宝兴路还将更名为精武总会路。
虹口体育馆更名为精武体育馆后,原本的功能不变,但会为精武精神传播和体育武术活动提供场地。与此同时,精武体育公园由此应运而生,目前已经选定虹口区的曲阳公园。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记载中,精武公园真实存在,在精武体育总会提供的相关资料中提及,1919年,有一位神秘人物隐名捐给总会三万银元。之后上海精武体育会购得倍开尔路(今惠民路)精武会舍旁十余亩空地,1920年初春,精武公园正式落成。为回应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当年的精武公园门口赫然写着“凡属人类苟能守文明通则者,咸准入园游玩”。
另据记者了解,虹口正拟建设青少年精武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在培养学生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坚韧不拔品质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也符合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今后,活动中心要打造成市级青少年健身示范点,并向全市各区县辐射。
[精武人物]
武学大师蔡龙云:
“武术应逐步向学校体育教育推广”
在昨天同时举办的“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上,记者见到了一代武学大师蔡龙云。熟悉精武历史的人一定知道,1909年冬,津门武林宗师霍元甲曾赴上海滩打擂台挑战大力士奥皮音。“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以天下健者一试。”此言一出,奥皮音等不战而遁,国人欢欣鼓舞。而蔡龙云则是实实在在上过擂台与西洋拳手较量过。蔡龙云4岁起跟随父亲习武,9岁时拳术已经相当精熟。
1943年11月,中国武术和西洋拳击对抗赛在上海回力球场(现卢湾体育馆)举行,当天的门票一抢而空,与蔡龙云交手的是西洋拳击界赫赫有名的俄籍拳师马索洛夫。比赛开始后,蔡龙云拳脚并施,气势如虹,在短短两个半回合内,13次将马索洛夫击倒。当裁判宣布蔡龙云获胜时,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1946年9月,美国重量级黑人拳手鲁塞尔又与蔡龙云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打擂。尽管鲁塞尔人高马大,但还是在第四回合被蔡龙云击倒。接连打倒洋人拳击高手,为少年蔡龙云赢得英武威名。他后来担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荣誉委员、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
昨天出席论坛的蔡龙云已年近九旬,尽管身材不高,但双目炯炯、鹤发齐整。近年来,人们对武术的概念受小说和影视剧影响很深。《叶问》大热,使得咏春拳也跟着火了起来;《一代宗师》上线,又让人认识到了八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对此,蔡龙云认为,小说和影视剧对武术既有推动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因为里面展现的武术有时“太玄了”。
不过,蔡龙云更多地还是担忧目前青少年重文化教育而轻视强身健体,“缺乏尚武精神”。“我想教我的孙子两下子,结果被我的儿媳妇劝住,说要去补课。”蔡龙云半开玩笑地说。他认为,条件成熟的话,应该将武术逐步向学校体育教育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