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民者①,子以爱之②,则民亲之;信以结之③,则民不倍④;恭以莅⑤之,则民有孙心⑥。(《缁(zī资)衣》)
【提要】
对于百姓是用德、礼教育和规范他们,还是以政令、刑罚约束和整治他们,从先秦时起就是儒家和法家争执的焦点。儒家从人性和民本的观点出发,主张以慈爱、诚信、恭敬的态度对待民众,以取得民众的拥戴。
【注释】
①[君民者]统治民众的人,即统治者、君主。君:主宰,统治。
②[子以爱之]即“以子爱之”,把民众当成自己的子女那样爱护他们。
③[信以结之]即“以信结之”,用诚心、信义来结交他们。
④[倍]同“背”。背叛,背离。
⑤[莅(lì立)]临。
⑥[孙(xùn迅)心]顺从的心。孙:同“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