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经济报
会馆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
……一朵朵奇葩在奇台县文化百花园中竞相绽放。
近几年,奇台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文化遗产为载体,以惠民政策为契机,文化产业体系渐渐形成,并呈现出政府控股运营、企业承包经营、协会自主管理等喜人景象。
复苏的古城历史文化在奇台县,没听过老人讲“古城”历史,就不会理解“旱码头”的真正含义。就像电视剧《乔家大院》一样,从汉代开始,大批客商便从四面八方进入奇台县,随之而来的会馆场所多达67家。9月3日,记者在奇台会馆文化创意产业园看到,正在恢复建设的甘省会馆前殿已基本完工,直隶会馆也完成了主体架构。奇台县文联副主席王晨说,要将产业园打造成北京798艺术区那样的园区,让这里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室、游客的聚集地。
凤阳花鼓敲起来、高跷踩起来、狮子舞起来……这是今年74岁的奇台县居民周秀英60多年前的记忆,一聊起这些年奇台县对会馆、庙宇等古文化建筑进行修复和重建的事,周秀英就很兴奋,她说:“那时候,一到过年,各个会馆都会有自己的节目,热闹极了。如今县里对这些古文化建筑进行修复,也能让年轻人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
近年来,为提升、拓展古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奇台县大力挖掘农耕文化、商贸文化、餐饮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达到了一举多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