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宋学研究 繁荣中原文化
2012年11月20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在九朝古都洛阳市举办“首届宋学(国际)暨程颢程颐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二程”宋明理学的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当代意义。全国社科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近二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宋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二程”理学的思想理论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在学术上达成了诸多共识,在研讨中促进了感情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论坛认为,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领先角色。宋朝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带来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化的空前繁荣,曲艺、说书、小说都在宋朝成型并快速发展,《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让今人尤为神往。由此基础上产生的宋学集中国儒家学说之大成,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论坛认为,程颢、程颐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学说的精髓,吸收融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上承孔孟,下传朱熹,创立了以“理”为核心的儒学新体系,奠定了宋学的基础。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最高范畴,把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用“天人一理”的形式予以规范,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达礼、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宋学自南宋后期逐渐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于元明清三朝成为正统思想进而占据封建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近千年来,宋学不仅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备受重视和研究。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希望中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做出新的贡献。据此,在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宋朝的诞生地利用地理和人脉上的优势,深入持久地开展关于宋学的研究和交流,赋以宋学的时代新义,使之成为鼓舞现代人们进步的精神力量,对于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华夏文明传承区,提高河南省的文化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论坛认为,在当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论坛呼吁,国内外有志于中华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要特别注重宋学在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互协调,整合力量,把宋学推进现实,推向世界,使这一国学奇葩在新时期文化阵地大放异彩,彰显出更大的文化力量。
2012年11月21日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