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数字传媒
汪文斌:网络丝路造国际网络媒体新品牌
2015/7/20 15:17:07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日报网、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湛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网络先行”, 中国网络电视台总经理兼总编辑汪文斌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来到湛江,与大家共同讨论“一带一路,网络先行”这一主题,共同畅想和描绘中国网络媒体在“一带一路”和“网络强国”这两个宏大战略下的发展蓝图。刚才做了调查,中央网站所有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到湛江,通过了解和实际体验得知湛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地,我们非常珍惜今天这样的机会,也非常感谢中国日报社和湛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本届论坛的主题寓意深刻。“一带一路”致力于实现互联互通,共建繁荣,而“互联网+”的精神正是连接一切、开放共赢。“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网络媒体“走出去”吹响了前进号角,提供了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网络媒体不仅仅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者、传播者,更应该是实施参与者、活动组织者、服务提供者。中国网络媒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应该先行一步,建设网络丝绸之路和网络航道,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成就新未来。
  接下来我用“发力”、“发声”、“发展”这三个关键词,简单向各位汇报下央视网的情况。
  一、主动发力,打造国际传播新渠道新阵地新品牌
  央视网主要发力打造新的品牌,通过全球传播的多语种传播体系,致力于将电视媒体的优势,转化为网络覆盖的优势,将电视的观众,转化为网络的受众。
  一是修路筑基。我们加快建设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初步构建起覆盖桌面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户外电视、社交平台等多屏幕、多平台、多终端的新媒体传播体系,提供英、西、法、俄、阿、韩6种外语和朝、蒙、藏、维、哈萨克5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我们建成10大海外镜像站点并租用500个海外CDN服务商和当地主流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分发节点,形成全球化、多语种的视频内容分发体系,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互联网用户,实现了海外用户“3秒打开页面,8秒打开视频”的访问效果。
  二是造船出海。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自有的海外传播平台和产品建设。目前已经建设完成非洲、北美、亚太、欧洲、俄罗斯、中东、拉美7个海外本土网站,拓展海外本土化传播的渠道。推出央视影音客户端(国际版)、CCTV News新闻客户端等多款移动客户端,强化移动化传播,移动客户端海外激活用户量近300万。2013年8月,央视网推出全球唯一的24小时多路直播大熊猫平台的“熊猫频道”,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熊猫之风”。在此基础上推出了金丝猴等网络直播,并对长城、泰山、乌镇等进行网络直播,从让世界了解美丽可爱的熊猫开始,逐步感知真实、美丽的中国。目前,“熊猫频道”已经成为以中国人文为核心的内容,以网络直播为原点,将当下中国发生的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型新媒体国际传播平台。为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央视网在2014年12月上线少数民族语新媒体传播平台,推出国内最权威、内容最丰富的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视频网站和移动客户端,树立民族文化传播品牌,面向周边国家展开国际传播。
  三是借船出海。央视网成立了专门的海外社交媒体运营团队,运营“CCTV”和“熊猫频道”两个系列品牌的账号,在Facebook上的曝光超过了34亿次,YouTube上的视频点击量超过14亿次。央视网运营的“CCTV中文”账号已成为Facebook上用户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中国主流媒体中文账号。去年10月该账号粉丝突破百万时,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第一时间用中文回复“恭喜”。目前,该账号粉丝已近200万。今年3月26日,央视网在全国新闻媒体中首次尝试与国际接轨,整合英、西、法、阿、俄、韩等多语种账号于一体,根据用户所在地,自动向用户推送不同语种的内容,实现精准化传播。
  二、善于发声,传播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
  我们依托中央电视台的资源优势,发挥新媒体的特色,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回应海内外重大关切。
  1、今年6月,我们启动了大型网络众筹活动《黄河大合唱》,以虚拟演唱会的形式,以“众筹”的理念和模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前我们正在以线上众筹的方式,包括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征集来自全球华人上传的演唱、演奏作品,并将通过3D虚拟等技术全新演绎,力争将其打造成发起于网络端、传播于全媒体,被全世界媒体共同关注的新媒体传播事件,唱响中国声音。
  2、用海外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央视春晚多年来通过央视网“一云多屏、全球传播”体系面向全球提供直播点播服务。2015年央视春晚首次通过央视网运营的“CCTV中文”账号在Facebook和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进行了视频直播,并利用Twitter、俄罗斯VK等平台进行春晚推广。直播期间,海外社交平台发布的相关主题贴总曝光量超过460万人,观看总人数超过了100万人。
  熊猫频道作为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的软传播体系,充分利用熊猫这一跨越政治边界、文化差异的中国元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被国际主流媒体所接受。2014年全年,熊猫频道对外累计发布原创视频约200条,被包括BBC、CNN、半岛英语新闻台等在内的1144家境外电视频道使用1万多次,最热的一条视频点击数超过2000万次。
  3、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促进中外人文交流。2014年11月,央视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会场外开展了“品味中国暨中国文化体验乌镇行”活动,现场通过社交媒体方式,跟全球网友互动,海外社交媒体曝光总量超过5000万。
  2015CCTV网络春晚接连在迪拜、肯尼亚、洛杉矶和悉尼等地举办快闪送“福”活动,将来自中国的祝福向全世界传递,并在网络春晚中进行展现。此外,央视网还在去年成功举办了“友谊之桥”中俄青少年绘画大赛、“你好,首尔”熊猫主题推广活动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三、合作发展,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新未来
  可以说熊猫频道就是与各地珍稀动物保护机构和全国风景名胜区共同建设的结果,中国的自然与人文的景观通过央视网的平台传向全世界。在少数民族语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跟新疆、内蒙等频道积极的合作,在内容和人才等多方面充分融合,形成少数民族语言传播共同体。比如我们与新疆天山网强强联合,推出以视听为核心特色的公共服务平台——“维吾尔视频网”和“哈萨克语视频网”。
  我们积极与国际主流媒体及海外社交媒体开展合作,提升影响力,2014年7月,“CCTV中文”账号成为Facebook在亚太地区的首家视频合作伙伴。我们还与YouTube建立了高级合作伙伴关系,与Twitter、俄罗斯VK等平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今年6月,在中俄媒体论坛召开期间,跟俄罗斯最大网络电视运营商SPB TV签署新媒体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俄两国主流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合作。
  乘着“一带一路”和“网络强国”战略的东风,我们愿与其他网络媒体一道,进一步聚焦“一带一路”重大主题,落实任贤良部长和翟书记提出的思路,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