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文化商业地产
陈万洵:三四线城市做好文化产业 既要借势也要培育
2015/12/25 15:2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随着一线城市文化消费的不断增长,相应的文化产业也迎来井喷式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文化消费同比加速提升。供给侧改革背景之下,之前备受诟病的三四线文化产业投资,是否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近日,在由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重点文化设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2015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培训期间,江西庐陵人文谷旅游集团董事长陈万洵就此接受了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
  江西庐陵人文谷旅游集团董事长陈万洵
  地产投资转身文化旅游
  是家乡情怀也是转型发展使然
  2012年,陈万洵在江西省吉安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仁达艺术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其中馆藏的上万件文物,真实记录了吉安历史沿革和风貌变迁,在没有任何社会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艺术馆每年自己补贴300万做文化事业。2014年,由其投资的庐陵人文谷项目也于5月份破土动工。据了解,该项目规划用地222亩,总建筑规模约3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陈万洵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介绍到,庐陵人文谷项目包括庐陵老街、庐陵MALL、艺术家村落三部分,涉及旅游集散中心、教育体验中心、音乐原创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创意电商中心等。迄今为止,一期工程庐陵老街已经完成。陈万洵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复合型的文化消费综合体,将其打造成为江西省的文化发展典范。
  采访期间,陈万洵用一句俗语道出了这几年从事文化产业的心得感受,“投资无底洞 回收马拉松”。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这位仁达艺术馆的创建者,上海人文谷置业集团董事长,原本就是吉安本地人。作为当地最早的一批房地产开发商,多年来,陈万洵通过行业资源积累,如今已经将公司发展成为从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装饰工程,到广告传媒、艺术馆等文化产业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众所周知,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虽然本身隐藏着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但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仍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去进行市场培育和挖掘。跻身商界多年的陈万洵为何要先后在吉安这样一个三四线的城市进行如此大手笔的投资?是盲目投资,还是所谓的文化地产“圈地运动”?
  陈万洵坦言,之所以在当地投资,一方面是家乡情怀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在几年房地产行业同质化加剧,经济下滑的背景之下,房产黄金期即将过去,自己一直都在思考如何通过差异化建设实现地产经济的华丽转身。陈万洵谈到,此前曾专门到全国各地考察,最终发现文化消费需求之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从事文化旅游的信心。
   三四线城市文化消费仍处引导培育期
  人才、人流成两端发展瓶颈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吉安地处江西省中部,素有“金庐陵”、“文章节义之邦”等美誉。同样,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吉安也保留了很多红色旅游纪念地,除此之外,还有文天祥纪念馆、白鹭洲书院等独具特色的庐陵地域文化。但尽管如此,相对于其他省市的文化旅游集群,吉安的地域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
  谈话间,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到,由陈万洵牵头打造的庐陵人文谷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状元楼、关帝庙、吉安会馆等本土核心文化旅游景点,通过布局非遗、老字号、概念书店、国医街、甜品小吃等诸多新型业态,意欲打造成类似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福建三坊七巷之类的综合性文化休闲商圈、文化街区,进而不断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体验消费。
  其实陈万洵也深知,从事地方文化产业本就是一项长期艰难的事业,对于类似吉安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前期既不能急功近利,还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先想经济利益,要首先思考社会价值,现在经营者最高的思路就是免费为大家服务,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认为文化旅游顺应投资形势,服务消费经济和体验经济”。
  陈万洵坦言,现在也是希望通过庐陵人文谷的努力,不断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通过多元化业态的融合来实现生活方式的引导,从而让人们可以更加从容优雅地工作与生活。但鉴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专业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缺失也让陈万洵深表困惑。
  文化复兴需要文化自觉
  充分依据地域文化进行科学设计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可能谈到文化自信。
  对此,陈万洵这样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我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企业,我知道这个城市需要什么、它有什么。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都是几千年慢慢累积下来的,很多人虽然知道欧阳修、文天祥,但却没办法用一种方式去表达。这就需要一种载体,一种精神去表达,包括井冈山精神,也是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或是载体去进行呈现,我希望把这些传统文化,用一种时尚的表达方法或者用中国元素来进行国际化的表达”,陈万洵认真谈到。
  陈万洵现场表示,自己投入巨资打造的庐陵人文谷项目就是在充分根据科学的地域文化设计之后设计而成。在项目一期工程进行期间,陈万洵希望通过再现非遗文化,并力图让所有的本土老字号重新返回当地居民的生活当中,打造真正的休闲旅游与精神文化消费时空,让这些文化在回馈当地居民的同时,也能吸引外地的人前来体验。
   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
  稳步推进定点扶贫工程建设
  在今年11月29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推动文化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支持贫困地区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红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陈万洵说:“考虑到庐陵人文谷地处于吉安这样一个三四线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期间,希望通过‘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产业|文化+艺术|文化+旅居’这种新型的文化发展生态,借助产城融合来提升现代服务业,带动周边老百姓致富。很大程度上,这种复合型的文化业态应该是与当地城镇化发展、农民致富、生态保护、本土文化传承等协调共进的。我希望在做好自己企业的同时,通过项目扶贫来带动当地居民致富,因此我们要用最纯粹、最地道的方式通过文化创意和活动平台来吸引大家共同参与。目前,吉安当地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显然还处于地方经济阶段,对此我们希望通过将本土物化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动态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态,借助5个“文化+”的商业发展模式,在拉动旅游、商贸发展的同时,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地方城镇化的发展与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据陈万洵介绍,在整个庐陵人文谷项目中,除了已经开放的庐陵老街之外,还有吉安创客空间,目前已有几十家企业先后入驻,包括APP软件开发、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文化培训、心理咨询、动漫创意等。除此之外,对于井冈山大学的学生,也将为他们免费提供创业空间。
  “我们现在正在打造两个平台,一个是吉安购,一个是井冈山绿色购”陈万洵谈到,他希望通过这两个平台的打造,让更多人在感受吉安庐陵文化的同时,将庐陵文化也带给更多的人。陈万洵坦言,为了实现去房地产化,公司近几年也在慢慢转型,先后打造了一档地方性的电视栏目和地方文化期刊,定期每周举办活动,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来唤醒当地人的回忆,传播庐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