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内部专区
王石主席接受专访:21世纪的人类需要“法显文化"
2016/4/28 11:55:43

 

 

2014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七次在不同场合高度评价法显。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也曾专门对法显作重要论述,对研究开发法显文化提出具体要求。长治市委更是把打造法显文化提上重要位置,列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建议。法显故里襄垣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对法显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月16日,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一行,就法显文化进行调研并筹备首届法显文化国际论坛,《山西青年报》也就法显文化对王石进行了专题采访



法显对今天很重要

2014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时提道:“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2014年9月24日,他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再次表示:“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
 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七次提到了法显,这说明法显其人、其事迹以及贡献对中国的影响。离论坛的举办还有一段时间,作为主办单位,如何确定主题,中华文化促进会筹备组成员一直在思考、在提炼。

为什么今天要重提法显

王石表示,法显对历史是有贡献的。他不仅对于中国佛教,甚至对于其他国家都是有贡献的,他是一个有国际贡献的人。重提法显,对今天很重要。
在传递文明的道路上,法显走过了今天称之为 “一带一路”的许多地方,可以循着他的足迹找到风靡欧洲、刺激西欧城市手工业繁荣的景象,看到袄教、摩尼教及新兴的伊斯兰教等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与中亚、西亚、北非、欧洲之间交流经贸,互联互通。
而这些是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精神与信仰相联系。法显,中国早期对外交流的先驱者,他所具有的家国情怀,不是为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国家的利益,他所走出的道路,已经成为中国前进发展中的文明史。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自己的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的佛教旅行家养成了文字记述的优良习惯,为历史留下了 《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连外国历史学家也承认,没有中国人的这些著作,一部佛教史简直难于梳理。



欢迎各界朋友讲法显

首届法显文化国际论坛是各界对于法显文化研究与探讨的交流平台。对于论坛,王石想到了两个主题:一是法显告诉我们什么?二是法显在21世纪。
“与会者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法显那里又得到什么?他给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我们谈论他的意义在哪里?”王石提出了几个需要深度探讨的问题。
 21世纪的人类,文明在互建中,人类面临着很多困扰。面对今天,未来是重要的课题。那么,从法显那里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就需要各界朋友参与进来共同商讨。
“这个论坛很重要,希望与法显相关的各界朋友,从事教育、人文、史学界的朋友,思想史、国际交流史的朋友,从各自的角度去阐述法显。这个学术的空间也很大。”王石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讲过,印度这个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区别就是不重视记录自己的历史,他们的历史特别是古代历史是空白的。
中华民族一直记录着自己的历史。比如《二十四史》,它从黄帝到明朝崇祯十七年,全方位地记载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这些都让今天的印度学者很不安,他们要重建古印度史。对于像法显、玄藏等曾在当地学习生活过的高僧,为历史留下的《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成为重要的依据。他们并非有意为印度书写,只是把自己的经历记下来,看到的就是那个时代印度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
如果没有法显,重建印度史不可能。
这次的论坛,王石希望印度的朋友参与到讨论中间,讲一讲他们心目中的法显,在斯里兰卡的康提有法显的纪念碑,他也希望斯里兰卡的朋友过来,希望中国长治与斯里兰卡康提缔结友好城市

呼吁大众重视法显

对于法显的学习与研究,真正是想匡正佛教在中国传播中的问题。他去寻找戒律、规矩,是在规范佛教的传播。
法显西行时已经62岁,在犍陀罗国时仅仅是他考察印度河、恒河流域佛教文化的起点。考察完后,这位古稀老人还要到达今天的斯里兰卡,再走海路到印度尼西亚北上回国。从76岁开始,他开始翻译带回来的经典,并写作旅行记《佛国记》,直至83岁去世。
“法显,在人生的晚年,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现在我们看60岁还很年轻,但对于当时东晋时期的人来说,这个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可以下定决心,去用双脚丈量西域、印度、东盟等一带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那是信仰的力量,按鲁迅的说法,这是一种舍身求法的精神。”王石对 《山西青年报》记者说,我们要把政治、经济、思想、行动关联起来,看法显文化。
2007年,王石曾对山西方面呼吁,重视法显这个人物。同样,青岛对于法显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法显的“出生、出家、出发、历险、归来”,襄垣与青岛是在一条线上的,他最终回到了祖国。
出生于襄垣的王石,曾在青岛上学和工作,在对法显文化的推动中,他身体力行地呼吁着。
中华文化促进会作为主办方,在这个国际性的论坛上,他希望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今天来说,精神世界的培育更重要。我们需要文化人的回归,人的品质就是社会的品质。

山西研究法显走在前面

“山西古代的圣贤很多,法显是第一位。同样,古山西有很多值得重视的人物。在整个法显的研究方面,我觉得山西是走在前面的。对于法显的研究成果来说,山西也是走在前面的。山西不仅有着独有条件,还有山西社科院以杨茂林为代表的文化学者,对法显的研究,做了很踏实的努力,希望在论坛上,他们能把自己的研究告诉世界。”王石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
王石在整个采访中,多次提到“希望”,他向世界发出邀请,让来自更多学术界和各方面的声音谈论法显、讲述法显,并传递法显文化。
“21世纪是未来的概念,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关注,法显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这种精神追求、真理追求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未来,我们贡献哪些力量,中华文化应该为人类贡献些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王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