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内部专区
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助力文化企业发展
2016/6/16 11:06:38

 

 


继2015年8月应山东省威海市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邀请、组织文促会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团队对该集团进行考察论证后,5月21日至22日,文产协应邀组织中央级、省市级主流媒体对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多年来坚持升级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集中采访和新闻报道。参加采访的有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商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以及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网、乐视网、千龙网、北青网、国际在线、新浪网、网易、腾讯、凤凰网等近20家媒体的记者。


文促会副主席、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执行主席王永章带队并主持情况通报会。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春亭介绍了该集团成立31年的发展历史和10多年来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经验体会。华夏文化城坐落在威海的龙山。这里曾经绿树繁茂,风光秀丽,但20世纪70年代后期,因城市建设需要,先后涌入26家企业,搞了44个采石场,占整个龙山面积的72%。2003年夏春亭决定投资建设华夏文化城,威海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支持,果断叫停了龙山的采石场作业,将方圆16平方公里的龙山移交给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护开发。从2003年开始,夏春亭启动了浩大而艰辛的荒山修复工程。修复期间,华夏集团动用了130多辆工程车累计运土方5692.67万立方,建造了大小水库35个,栽树1127万棵。
10多年来,他把生产工程机械赚到的钱全部投到治理采石场上,累计投资44亿元,在此建起一个集建筑、文化、民俗、演艺为一体的华夏文化城旅游景区,使其成为威海文化旅游的新地标。不仅改造了自然环境,保护了生态文明,而且拉动了龙山周边经济的发展,解决了附近47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为增加华夏城的文化内涵,他们利用原采石场的地貌,打造了一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华夏传奇》。打破单一舞台演出模式,将七幕演出的舞台,设在采石场周边的陆地上。采石场的石坑蓄起水,在水面上建造了一个可360度旋转、前后运行的移动式观众看台,让观众在自然山水天地间体验震撼性的全新视听。


5月21日,经过改版提升后的《华夏传奇》秀对外正式公演。演出分为序幕和《天赐华夏》、《先祖部落》、《凤凰涅槃》、《八仙贺喜》、《盛世风情》、《龙的传人》和《天佑华夏》六个章节。它以散文体为结构、华夏文明为主线,将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传说与现代化高科技舞美相结合,同时综合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武术、水上运动等多种艺术手段,巧妙运用华夏城景区环绕四周的真实景观,打造了一场如梦似幻的文化盛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听取报告并观看实景演出之后,采访团的记者深受震撼,反映强烈,一致认为,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升级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方和企业也有借鉴意义。采访结束后,各个媒体纷纷进行了深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