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广互联独家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眼下,新旧媒体进入“合”的时代。媒体融合对于广电行业的发展经常被形容为“突破口”、“大趋势”,同时对于融合路径的讨论近年来持续不断,也存在诸多疑惑和质疑,“何为媒体融合”和“如何融合”等议题的讨论在行业会议中向来是热点。4月19日-20日,NWC2017在湖南长沙举行,八位行业学者、专家同坐台上,对媒体融合的观测和深度融合的方向各抒己见。下面我们来看“八仙”都显露了哪些“神通”。
北京安信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 沈传宝
广电行业从IT化到高清数字化,再到现在的新媒体、全媒体、融合媒体,这个进程起步不早,但是速度很快,一两年就可以形成规模。这就给一线技术人员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安全方面,以前就是单纯的防病毒,但在融媒体时代,大量的UGC、PGC涌入,让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愈加复杂,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现在传统媒体危机感很重,但我觉得新媒体是一个机会。技术对促进业务有很大的帮助,业务又驱动安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媒体起到很大的驱动作用,比如云平台,同时,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对原有的业务又是一种拓展和深化。因此,传统媒体抓住互联网技术对发展自身业务是有帮助的。
媒体融合的安全方面,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很多广电不注重安全;二是有些广电担心安全问题不保证,而耽误业务的发展。信息安全是播出安全的重点环节,一定要重视,但也不要产生恐惧心理,我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是完善成熟的,它会是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可靠保障。
上海七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销售VP 罗毅
目前我们太过关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界线的划分,但往往影响传统媒体的却是一些出乎意料的领域,所以,要打破这种认知上的误区。其实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就是新媒体能够更好地运营用户的数据,更好的管理内容,并且迅速地分发出来。数据和速度是最关键的因素。
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媒体学习新媒体,也不是传统媒体彻底变成新媒体。举个例子,亚冠比赛CCTV5是我的观看首选渠道,但是这场比赛央视没有直播,反倒是乐视拥有独播权。乐视观看足球比赛有很多劣势,比如卡顿,同时观看过程中弹出来的广告影响注意力。其次,中国作为一个传统观念很重的国家,亲情是一种被人看重的情怀,回归客厅也是一种重要的需求,广电正是这样一个枢纽。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分会副主任、湖北广电网络副总经理 王飞
如今广电网络的产业链乌云密布,大家都期待风雨过后的彩虹,但如何迎来彩虹还很难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多个维度的探索中,机会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对媒体融合的探索也是寻求广电产业链的突围。但是,融合媒体就是突围的方向吗?这里需要我们明确背后的逻辑,一是时代的改变,要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中找到新的定位;二是抢占技术,广电、运营商和互联网,谁抓住了新技术谁就能在媒体融合中抢占先机。
在融合媒体时代,有线电视的转型还需抓住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多元化的、高度交互性的内容需求,通过有线网技术和内容运营的变革完成重构,有线还会迎来彩虹。
东方时代网络副总裁 罗小布
很简单的逻辑,新旧不存在界线,旧的重新整合又是新的,新的也总会变成旧的,所有的东西就是两个字——重构。新媒体依然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视频,只是进行了重构,所以,传统媒体要么照着新媒体的样子重新整合,要么寻找另外一条路整合。
传统媒体第一位是新闻,新闻在互联网的流量大约占34%,在手机的媒体消费中接近70%,因此,新闻交换云平台是深度融合急需要做的,要实现三个方面,一个核心,即实现在线编(云编辑),云媒质和云发行,核心即云存储。
广科院副院长、博士 周毅
传统媒体如今在彷徨期,尤其是在这个变化的时代。2016年我国GDP 70多万亿,广电加出版占不到4万亿,广电单独占不到1万亿,从数据来看,广电实际是增长的趋势。国际上,日本人均每天看大屏的时间是3.9小时,美国和欧洲在4小时左右。所以,不要被唱衰的曲调丢了信心,紧抓变化的趋势才是重点。
上海港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顾春林
跳出新旧媒体的纠结,可以从三个维度阐述媒体融合:一是技术实现广电、电信、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二是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决定媒体融合的走向;三是内容的制作作为源头,是广电行业生存的王牌。
媒体的深度融合中,技术架构路线要找机会上升到国际层面,同样的技术路线也可以进入到不用的市场路段。其次,媒体要有独到性,比如芒果TV有很多独播的资源,电视台的媒体融合还需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前提做一系列业务的变身。
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广电行业技术专家 柴勇
新旧媒体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当今时代依旧是内容为王,以服务用户为中心,关心用户体验。其次,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也是同样重要的,通过数据找到用户的喜好,这对未来行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从云方面,不论是私有云还是混合云,最重要的是提高服务的敏捷性,利用云提升工作效率。技术方面也要加速打通私有云与公有云的连接,为广电转型做好保障。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未来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室主任 周旭
媒体融合有三个层面在发生:一是技术层面的融合,互联网、IT、IP等技术对广电带来深刻的影响,广电也朝着这个方向在转化;二是业务层面的融合,广电的业务如今在互联网都可以实现,广电要把握自身在内容编播方面的优势,同时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去实现融合;三是用户层面的融合,对去年春晚的收视分析中,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和观看电视的用户呈现出了相似的数据,受众能够融合,新旧媒体才能融合。
深度融合,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做分析,技术是手段,业务是工具,客户是目标。传统媒体离用户太远了,相比之下,互联网会通过多个层面刻画自己的用户,广电对自己的用户知之甚少。所以,今后广电要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利用广电自身的优势,再结合互联的手段打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业务模式,新旧媒体自然而然就可以融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