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数字传媒
唱衰电视是中国传媒业目前最大的阴谋
2017/4/27 11:28:53

 来源:酷云传媒


    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火爆热播,根据酷云EYE Pro显示,4月25日该剧第46、47集的关注度达到了2.8588%,市占率为37.5547%(实时收视一度达到48%的高点),忠诚度为59.3787%,成为21世纪的“剧王“,再次验证了电视大屏的价值。
  同时,一篇《唱衰电视是中国传媒业目前最大的阴谋》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作者认为,“目前不管是电视业、新媒体,甚或行业大咖等都在集体参与一场对电视挞伐的狂欢。这是中国传媒业目前最大的阴谋"。文章引起了电视圈专业人士的热烈讨论,针对文中的一些观点,电视业大咖们纷纷发声。
  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湖南卫视总监 张华立:
  “老人当然会更接近死亡,但我们不会诅咒老人赶紧去死,反而会尊重他丰富多彩的人生······媒体进化也需要进行社会伦理教育,否则只会诞生“化生子”。(湘中以北方言,指年轻夭折的人。引申为“败家子”、“没出息的家伙”。)
  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勇:
  “电视业真正的核心是人,是内容制作能力,是职业操守,是铁血打造的对大型晚会、内容项目的执行力。”
  陕西卫视总监 郑毅:
  一点儿自己的感想······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也是媒体规律。但跟人一样,有的媒体老当益壮,有的却未老先衰,有的急剧扩张,有的苟延残喘。不能简单以出现时间的早晚作为评定媒体价值的依据。媒体,关键是看内容!内容决定关注、关注决定影响、影响决定价值、价值决定命运!什么叫新媒体旧媒体?!强者新、弱者旧、适者生存!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抓住内容,延伸产业,前途似海,干就是了!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
  关闭3/4的频道,电视业形势会豁然开朗。
  咱们的电视频道太多了,说是2000多个,实际上很多县级台都有六七个频道,每分钟广告费只有几十元钱。全国2000多个县,算算得有多少频道?目前形势不好,也是过度竞争的结果。
  九十年代曾出台政策,要求电视频道“关停并转”,各地也做了些工作,但那时正是电视业的黄金时期,可以说办个频道就赚钱,这项工作推动起来难度很大,结果是频道越办越多。但现在形势逆转,很有必要重新检视一下原来的政策,看看是否可以重新启动。企业界有句话,“死的死不了,活的活不好”,话虽难听,但符合现状。
  Vlinkage 创始人 彭福利:
  即使《人民的名义》收视率破7,我还是认为电视剧以后不适合在电视播放。原因有三:
  1、收视率7相当于网络1.8亿点播(两集,网络点播量单日达到10亿(多集,含部分重复点播))。新媒体点播消费量大于线性直播(电视)消费。
  2、该剧是近十年来的一个极端收视特例,不具备代表性。
  3、电视台依靠广告的商业模式无法覆盖逐步提高的版权价格,必须转型付费模式。但直播电视的单向传播属性目前无法收费。
  回顾:《唱衰电视是中国传媒业目前最大的阴谋》一文主要观点:
  观点1:没有电视就没有朋友圈的刷屏传播。电视的线性传播是劣势,但也有把注意力集结于一个爆点的巨大优势! 如果把《人民的名义》放在任何一个视频网站,都不会起到如今的传播效果。
  观点2:占领客厅的背后——合家欢是时代主流,电视文化本质上是家庭内社交。是一种社交诚意,陪孩子看电视,和陪孩子看手机,完全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观点3:电视广告在下滑,但是互联网广告也在降。大盘子在降,蛋糕在小。卫视降了,互联网广告也在降,你知道有多少网综在裸奔吗?
  观点4:你说网综牛,可网综有现象级吗?
  观点5:电视业未必衰败,但一定在大力挤压水分。挤压水分的过程,某些三线卫视已经出局。二线卫视还在拼命向一线迈进,一线卫视也注定无法持续非理性烧钱。
  观点6:媒体融合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伪命题——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失去核心能力。传统媒体要做的,是通过改革,实现“媒体进化”。“而传统电视的新媒体化,就是如何让电视和手机握手言和。”
  文中,作者还分析了“唱衰电视”阴谋出现的原因:
  1、冒充专家赶时髦,骂电视能火。
2、视频网站烧钱烧得厉害,不踩电视怎么去忽悠投资人、金主?
3、控制舆论。境外资本蠢蠢欲动,如果电视台式微,新媒体可能成为内外不法势力狂欢的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