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内部专区
运河文化链接世界,协作平台助力发展——大运河文化协作体首次亮相引人瞩目
2020/8/24 12:00:48

 

 

8月6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组织举办的“讲好大运河故事”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行业翘楚、国家央媒等代表出席本次会议。新近成立的大运河文化协作体首次亮相,执行主席姚赛受王石主席委托在会上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称赞。 
 
“讲好大运河故事”主题研讨会会场
姚赛在发言中讲到,大运河文化协作体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运河建设重要指示,以“运河文化链接世界,协作平台助力发展”为愿景,按照“中央政策引领、政府需求导向、项目建设落地、产业集群导入、主体市场运作、金融手段孵化”总体思路,探索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落地路径,搭建与运河沿线城市协作共赢平台,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走向新的辉煌,致力成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践行者、推进者、引领者。
大运河文化协作体执行主席姚赛在研讨会上发言
 
首创“1+5”模式
在发言中,姚赛具体讲了为运河沿线城乡发展提供“纵向全过程、横向一体化”的 “1+5”服务模式,即:一张蓝图、五位一体。一张蓝图就是按照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要求,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各节点的准确定位,确保其规划方案符合地域历史文化特质和未来发展要求。所谓“五位一体”,就是项目规划、央企合作、金融统筹、产业导入、智库跟进。协作体将组织文史专家和规划团队,对节点城市拟建项目进行全方位调研论证,确保方案的独特性、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根据工程性质和城市要求引进相关央企和重点企业参与建设,确保工程的国家高度和优良品质;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等多种手段,为城市定制资金统筹方案,筹集建设基本金;着眼可持续发展,根据地域特色、市场需求、民生需要,合理引进高品质配套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激活传统产业,使之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发挥协作体智库团队优势,为节点城市提供历史文化发掘、未来发展论证、产业发展定位、文旅项目咨询等服务。 
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千年大运河
 
构建运河文化新高地
姚赛在发言中,还围绕运河文化旅游讲了具体设想和他们正在做的工作。他讲到,运河沿线各省市文化旅游各具特色,形成了一定规模,就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运河两岸,需要一根红线把她们串起来,形成一道既各具特色又融为一体的亮丽风景线。为此,协作体将组织专家学者对各节点城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特点等,进行考察论证,把大运河为后人留下的珍贵古镇、古闸、古塔、古桥以及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多种的技艺等厚实而多彩的文化“家底”摸清楚,并将这些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盘活,实现运河文旅跨界升级,使运河文旅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姚赛还透露,由大运河文化协作体文化艺术顾问、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张继钢领衔的团队,正在构思创作并将在运河沿线 组织“运河魂”系列实景演出。此外,他们还开始筹办“运河文化国际高峰论坛”,打造“大河之歌国际音乐节”,筹拍《运河人家》和《地球上的大运河》等影视片。
“大运河文化协作体成立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将全力支持配合协作体的工作,努力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讨论中,全体与会代表一致支持大运河文化协作体成立,并就与协作体展开有效合作发表了很好意见。
大运河文化协作体执委会主席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担任,合作单位有多家央企和有关金融机构,以及文化旅游、教育科研、影视传媒、信息产业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