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媒体报道
成本上涨人才难找 特色文企以“创新”拓市场
2013/5/16 15:50:37

来源:南方日报

 

 

    江门市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江门今年一季度生产总值为406.87亿元,仅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更是只有3.1%.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之下,江门本地的特色文化企业发展情况如何?记者近日展开了走访,发现受访的特色文化企业虽然都同样面临着成本上涨、人才难找等问题,但都不忘与时俱进,以引入新技术、创新产品、塑造品牌等方式寻求出路,受经济环境影响太大的企业并不多。

 

 

  ◎新会陈皮行业减开支塑品牌走高端

 

 

 

  原料价格上涨是许多文化企业都同样需要面对的问题,受目前不明朗经济形势的影响,一些特色文化企业往往担心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通过调整产品、压缩自身利润力求不涨价。但也有企业成功让消费者接受价格调整,如原材料涨幅最厉害的新会陈皮行业就通过强调其药用价值、保健价值,塑造品牌,走高端路线,成功让消费者接受了价格上涨幅度。

 

  据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介绍,现在新会陈皮的新皮上市都要去到300元一公斤,相较之下,外地陈皮还只是几块钱一公斤。“我们也面对成本上涨的问题,如运输费、人工费、原料费等很多,但对我们来说,这些市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横向与普洱茶、药材、茅台酒相比价格不算贵。”陈柏忠表示,基本上陈皮价格是比较平稳的增长,从2008年开始,特别是2011年中国新会陈皮节举办以后,每年基本上都是稳步增长5-15%,但是市场都接受这个增幅,因为原材料增幅也有这么高。“这个价格还没有什么炒作和泡沫的成分,还是按照人工、化肥、土地的租金来,都是围绕很基本的成本来说,还没有说炒到很高、很高的水平,是刚刚起步。”

 

  他告诉记者,新会陈皮走的是高端市场,竞争力在于药用价值而非价格,此前新会陈皮已用了十年时间做基础性工作,成立协会制订行业管理规范等,并与中山大学做基础性研究,回归到新会陈皮药用价值的研究,将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弄清楚,树立新会陈皮的品牌价值。而新会陈皮与其他不同产地陈皮相比,价钱是人家几十倍甚至一百多倍都有,但是其药用价值确实比其他地方的陈皮高,站在市场的概念来说“一分钱一分货”,甚至“物超所值”,所以消费者接受。

 

  陈柏忠表示目前新宝堂还与五邑大学、中山大学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开发新产品、研究陈化过程等。“我希望能通过高校资源提升企业的科研力量。”陈柏忠告诉记者,目前新会陈皮的初级产值已达3亿元,如果包含深加工就达到5亿元,新会陈皮行业正处于成长期,现在的经济环境对新会陈皮而言是发展的机遇期。

 

  ◎奇石、古典家具行业改良工艺提高待遇觅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动力,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二字,现今社会许多企业都遇到人才瓶颈的问题,江门的文化企业也都不能幸免。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重点研究开发恩州奇石系列产品,许多石雕产品都曾获奖,他们也深感人才培养艰难。“去年招了十多个人,今年走剩两个。”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志明表示,这一行由于人才匮乏,工资算比较高的,雕刻师傅每月的工资不低于5000元。而且工资每年都有上涨,今年的工资相比去年就上涨了30%-40%,但由于传统手工艺比较脏、比较累,年轻人学不下去。目前,该企业通过工艺改良,制作现代车床减少工艺程序,现在已有少部分产品使用机器制造。

 

  同样是传统手工艺,新会古典家具行业也缺雕工方面的人才。“缺口太大了。”新会古典家具城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伟华坦言,这个活太累、太脏了,以前工资没有跟上,有一段时间年轻人不愿干,现在工资跟上了,年轻人也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了。他回忆说,5年前,请一个学徒只需管吃、管用,发点零花钱就行了,现在要按时工给钱,一个学徒月薪大概几千块,技术好的甚至去到五六千元。他介绍说,其实红木家具行业的雕刻也分机雕和手工雕,机雕就像印刷品一样,价格不会很高,但现在在整个中国的雕刻中占大部分,手工雕刻就越来越少人去做了。“手工雕刻特别讲究功底,要求有绘画、雕刻的功底,不是你说我学就能学到的,以前做徒弟最少也要5年以上才学到一点真正的本事,现在只是一两年就要出来,不一样的。”林伟华告诉记者,由于现在雕工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新会古典家具博览中心也在考虑做培训,想把广州原来雕刻厂的退休工人请回来授课,把岭南雕刻传承下去。“现在我们在技校开有培训课程,已经有学生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包括做设计和电脑雕刻的都有。”

 

  ◎葵艺等行业重设计推新品找销路

 

  由于礼品市场需求减少,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恩州奇石古称“石坑砚石”,以前产品以石砚、工艺品为主,但林志明告诉记者,该公司在两三年前就开始转型,探索走大众消费市场,通过工艺改良,一方面制作现代车床减少工艺程序,另一方面在设计理念上倡导简约,巧用石头本身的色彩,降低精细度,减少工艺,降低成本。“现在大众消费品占了我们八成比例,其中茶文化产品做得最好。”他表示,该公司一直努力通过创作新产品打开市场,如今就计划和东莞的莞香合作,用恩州奇石制作香炉,开发香道文化。“随着资源开发费、工人工资等导致成本上涨,废料应用开发将成为我们公司未来发展的新探索。”他介绍说,该公司正与中山大学新材料研发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研发废料应用产品,主要是饲料添加剂产品。目前,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已推出了用恩州奇石做成的过滤材料、面膜材料、化妆品原材料等大众消费产品。

 

  “经营成本上涨的问题都有,成本每一年肯定会增加,对我们的影响都不算很大,因为我们的规模始终比较小。”新会葵艺传承人廖惠林表示,葵扇的原料成本都在涨,但现在主要的成本还是人工。他告诉记者,目前都是主要从压缩开支、适当提高产品价格这两方面应对,而价格上涨比例也很少。廖惠林表示,葵艺整体产量每年都有上升,因为每一年有些新的工艺和产品都会更新换代,推出一些新的设计和新的产品,如近期就推出了葵灯,用葵的工艺做宫灯设计等,但葵灯只是刚刚开始尝试,暂时工艺未稳定,还未开始正式投产。

 

  ■相关 16家企业将赴文博会参展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将于今年5月17日至2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江门市将在现场推出以“美丽江门”为主题的江门馆。据介绍,相比去年,江门馆的面积扩大了三倍,从78平方米扩大到了207平方米,而参展团的成员也从10家企业增加到了16家。

 

  记者获悉,届时江门馆将全面推介文化产业,并重点展示文化旅游业、动漫产业、古典(传统)家具等支柱产业和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缤果动漫、新会古典家具等。此外,江门市还将携恩州奇石、新会陈皮、新会葵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登陆文博会,宣传和展示江门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提升江门侨乡知名度。

 

  除此之外,一些参会企业也将在文博会上推介招商项目,如冯如投资有限公司就将组织《飞行者·冯如》影视作品制作、冯如航空博物馆建设、冯如航空运动飞行基地开发、冯如品牌产品开发与推广、冯如品牌航空运动飞机生产与销售、旅游风景区空中游览6个项目参加。

 

  “我们去外面参展,一般现场销量很少,都以宣传为主,但文博会不同,每一次每一天差不多有一万多元的销售额。”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告诉记者,参加文博会成效显着,现场氛围相比普通展会热烈很多。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志明就认为文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因为有很多文化企业参加,每一家的工具使用、手法、产品设计理念都不同,对于提升创造能力以及产品创作、开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