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数字传媒
2021视听传媒产业:在调整、改革、创新中前行
2022/2/21 13:39:29

来源:新闻战线


  过去的一年,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各行各业因变、应变、求变,在调整、改革、创新中前行,无论是从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推动进步繁荣来看,回顾总结、分析思考这一年的视听传媒产业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庆祝建党百年主题
  2021年,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是视听领域的头等大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心组织开展 “理想照耀中国”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各级广电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高度负责,统筹规划指导,主动出题、全程跟踪、全方位服务,多次召开各类创作论证会、推进会、研讨会,力求拿出精品佳作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各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积极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优质内容供给更加丰富,正确导向和价值引领更加凸显,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动画片、公益广告等各擅胜场,奏响礼赞百年风华、奋斗崭新时代的昂扬主旋律。
  产品数量多、质量高、影响大
  从2021年前三季度相关数据来看,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电视剧1599部,庆祝建党百年优秀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一大批主题电视剧接连献映,多档剧目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1307部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等接连热播,《闽宁纪事》等乡村振兴纪录片记录新时代乡村振兴新风貌,防疫、人文、自然、美食等题材纪录片广受关注。截至2021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共484部达149592分钟,庆祝建党百年题材重点动画片《林海雪原》《你好!辫子姑娘》等在创新表达方面引发关注。
  《觉醒年代》《红船》《百炼成钢》《理想照耀中国》《功勋》等一大批优秀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剧以立意深远脱颖而出,特别是现象级作品《觉醒年代》,气势宏伟、史实严谨、结构新颖、人物传神,实现了同类题材电视剧的新突破。从年初至岁尾,《山海情》《功勋》等一批重大现实题材剧持续热播,契合大众关切,形成国剧现象。贯穿全年的献礼致敬建党百年主题宣传,营造了浓厚的主题宣传氛围,凝聚起万众一心跟党走的磅礴力量。
  广告经营有升有降
  从电视台来看,2021年电视广告经营收入与2020年相比下降4.79%。从网络视听平台来看,广告收入比2020年增长99.85%,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腾讯、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依然居前。视听媒体内容广告经营继续从传统媒体流向新媒体,传统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广告经营引人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媒体经营、湖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经营呈现增长态势,芒果TV发展值得关注。根据芒果超媒2021年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均超2020年全年水平,赶上并超过个别头部网络视听平台。另外,会员服务收入已成为网络视听平台营收的支柱。2021年,不仅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等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短视频等其他网络视听收入也同比增长。
  内容生产呈结构性变化
  集中化趋势更加凸显。继续向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头部卫视及腾讯、芒果TV、爱奇艺、优酷等头部网络视听平台集中。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持续保持剧集开发和上线的高规模,五大一线卫视黄金档持续保持较高收视。一些头部网络视听平台集中资源介入电视剧制播链条,整个行业的优质内容资源愈加向头部卫视、头部网络视听平台集中。
  全媒体经营趋势更加明显。一些头部卫视积极开展全媒体经营,探索“内容+”营销、大小屏联动,为客户提供全域整合的营销服务;不少传统广播电视台建立起集用户、电商、数据运营等为一体的商业运营体系,从单一经营电视广告转为“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会员+IPTV+OTT”等;一些广播电视机构主动作为,如安徽广播电视台对融媒体工作室进行超前制度设计,成立台全资或控股公司。
  短视频发展态势迅猛。2021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至8.88亿,同比增幅达15%。两大头部短视频平台:抖音月活跃用户6.44亿,其中创作者1.3亿,百万粉作者创作者投稿量增速达211%;快手月活跃用户4.17亿,日均使用时长99分钟,创作者1.04亿,其中获得收入的创作者超过2300万。央视频客户端下载量2.5亿次,最高日活量达千万人次。不少主流媒体都积极主动布局MCN,呈现向短视频进军的发展趋势。广电机构进军短视频平台亦有建树,传播矩阵初成规模。截至2021年底,38家省级以上广电机构共有超470个粉丝量过百万的账号,其中千万级以上粉丝量头部账号48个,较2020年同期增长92%,头部账号占比达到11%,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依然保持较强生命力,广电机构也愈发适应短视频平台规则,并基于自有优势资源发力,独树一帜打造广电特色垂直类内容产品。
  芒果TV、腾讯、爱奇艺、优酷等长视频仍受关注,但收视黏性不高。从宏观上看,受众对在线娱乐的需求量是增长的,而增长需求既包括短视频,亦包括长视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10亿网民每天人均上网时长达4小时,特别是移动端时长快速攀升。长视频与短视频的关系,并非此消彼长,只要长视频端能推出更加优质的特色化内容,依然会有市场前景。如,世界范围内,奈飞等以播放长视频为主的平台,其市场仍保持乐观,2021年第三季度,新增付费用户438万,相比2020年同期220万的数据翻了一番,这与爆款剧集《鱿鱼游戏》的热播相关。有数据显示,全球有1.42亿家庭会员都是在首发第一个月内及时追随收看。
  启示:疫情防控给视听业带来变化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深度席卷全球,在国内疫情时有散发、世界疫情依然严峻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如何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问题,视听传媒业亦不例外。这一年,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数量有增有减,特别是广电视听产业基地(园区)规模有所扩大,对虚拟视听产业园区的需求有所上升。但是,多数影视机构运营艰难,仍然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如何创新求变,深挖市场潜力、重塑竞争实力、提升行业发展韧性,成为一道无法回避的“必答题”。综合来看,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视听业经营受到影响。
  如,内容制作持证机构数量有所变化。截至2021年10月25日,全国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持证机构共41家,全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持证机构共47984家。另外,综合观察82家涉广电业务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印纪娱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已被公告摘牌退市,另有多家公司出现ST和*ST。有的知名影视产业园区的中小型影视制作机构出现困难,有的项目出现延期甚至流产,市场预期不容乐观。仅以电视剧备案数量为例,2021年电视剧集的备案数锐减。截至2021年11月,电视剧备案公示项目447部,相比2020年同期631部,减少29%。而疫情前的2019年则多达810部。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视听传媒领域要全面准确地深入分析宏观环境引发的利弊得失,准确把握重新建立产业生态的条件机遇,化危为机。着眼未来试听行业的发展,我们可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逆势增长特征凸显
  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受到疫情广泛深刻的影响,更加凸显视听文化在及时满足人们精神心理需求、提升人们精神心理品质方面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抚慰心灵,理顺情绪;二是增强信心,激发斗志;三是展示美好,构筑梦想。2021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通过文艺作品挖掘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制播出大量反映基层百姓生活、深情讴歌大众、激发正能量的优秀文艺作品,给人们带来心灵抚慰,进一步提振了共度时艰的信心。如,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系列等频频出圈的作品,借助新技术赋能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开创品牌、打出影响力的同时,也客观起到了提振信心的作用。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机构创新生产出此类佳作,“星火燎原”,值得期待。
  视听“云”化探索
  消费互联网向生产互联网转变,是2021年一个值得关注的态势。推进互联网建设,要求制作者进一步提高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创制作出各种形态的节目产品。立足“后疫情时代”,要将“云化”“元宇宙”等理念、生态和市场一步步化虚为实,助力人们开辟网上生活圈,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这一年,使用无接触的线上方式制作综艺节目、进行直播带货、搭建空中课堂,视听传媒“云化”探索方兴未艾。节目制播加速“云”化、促进了线上线下活动的融合;试水“云发布”“云首映”“云首发”“云晚会”等,将原本属于线下的演出方式和沉浸式娱乐互动体验搬至线上;爱奇艺推出的内容产品“云演出”,应用XR技术,实现了沉浸式虚拟舞台表演;一些虚拟演唱会运用舞台、虚拟观众席、实时互动等多种形式,为用户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与此同时,受益于5G网络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效率大幅优化,为4K、8K高清视频以及VR、AR等技术在移动端上的流畅播放扫清了障碍,使每部手机用户皆能在云端享受剧院级的视听饕餮盛宴,推动线上演出向在场化、个性化、 碎片化方向发展。
  在网络交互模式中,不断促进虚拟与现实的联动,“元宇宙”正成为视听产业变革的强大驱动力,与之配套的VR、AR、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成为元宇宙、Web3.0概念的支撑并受到热捧,多种完整元宇宙应用解决方案、多项跨国元宇宙虚拟场景成功案例,涵盖硬件、软件、内容、平台等相关服务进入研究“加速度”,致力于建造每个人进入元宇宙的入口,打造互相联通的虚拟空间网络,产业前景正在求索中一步步变成现实。我们坚信,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远。
  新业态创新
  在全球抗疫背景下,视听行业一批新业态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在线医疗、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5G直播、人工智能平台等表现抢眼。集用户、电商、数据运营和公关宣传等为一体的商业运营体系初步建立;通过“视听内容+”营销模式的探索,实现大小屏联动,为客户提供了全域整合营销的便捷服务。新冠肺炎疫情还带来了视听节目传输渠道方式的新变化,拆除旧篱笆,建设新生态,实施“媒体+”。不少地方和机构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大力创新拓展政用民用商用服务领域,开展“媒体+”多元化一体化业务,成为促进视听传媒构筑新业态、实现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反思:在理性思考中实现自我回归
  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引发关注。中宣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从规范市场秩序、压实平台责任、严格内容监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部委积极响应,采取措施紧密配合。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指出,“绝不为违法失德人员提供出镜发声的机会和平台”。
  目前,文娱领域综合治理重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内容产品,着力解决过度娱乐化等突出问题;二是艺人,惩戒违法失范的劣迹艺人;三是市场,整治“饭圈”文化,整治高价片酬和唯收视率、唯票房、唯点击率倾向等;四是资本,进一步规范非公资本进入传媒领域,严防资本操纵新闻舆论、操纵影视业。文娱领域这些突出问题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必须综合施策加以整治。要深入有效开展综合治理,必须深入分析、准确把握这些问题的实质和危害,如导向与价值观的偏差、扰乱市场与行业秩序、影响行业生态与行业健康发展,等等。
  综合治理会彻底改变以往受资本控制的底层逻辑,短时间内势必会产生较大影响,比如大量有问题的艺人作品下架。但是从长计议,综合治理必将使影视业回归自身、回归理性,不再成为资本操纵获利的工具,达到既要加强源头治理,又要做到全链条覆盖;既要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又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倘若不下大力气整顿,影视业势必裹挟在资本中,失去自身价值。影视文艺作品是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不能完全遵循资本的逻辑与法则,不能完全依赖资本驱动、受资本左右。只有正确认识把握影视文艺创作的性质功能,回归和坚守住影视创作的根本,影视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资本是把双刃剑,要通过更多叫得响过得硬的好作品吸引有序可持续的投资,让影视业回归自身、回归理性,健康发展。
  探索:主动迎接数字化新挑战、新变化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视听传媒产业要努力打通“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各环节,在加强新基建、建设新平台、打造新场景、拉动新消费等方面寻找融入数字经济的有利契机。
  加快融合化
  2021年,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基建”加持赋能之下,以“网络视听+”为中心的大视听产业生态圈中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生态价值获得更多维度开发,形成全新的生态产业链。
  内容融合。2021年,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推进内容的融合化,加快推进节目的融媒化转型与发展步伐,在节目策划、创意创作、运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打造出一些刷屏产品和爆款产品,出现了一些正效益的现象级产品。
  渠道融合。移动媒体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广播电视媒体着力建设移动传播平台,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同时,更加注重新技术赋能直播、共享、互动、社交的功能。加强5G、4K/8K、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全流程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特别是“5G+4K+VR/AR”等多种技术融合,丰富传播形态、传播样式,为用户提供更多交互式、沉浸式超级视听新体验。
  体制机制融合。从一线卫视示范效应到各级各地铺开,这一年,被称为广电“内部创业”的工作室制度方兴未艾,对于激发创作能力、盘活各方资源起到了明显作用。一些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建立健全全媒体工作流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一些机构积极探索适合全媒体传播的产品中心制,对节目内容产品的IP化和系列化进行深度开发,积极探索广播电视MCN工作室制和专业融媒化产品,深入推进工作室制、项目制等,推行公司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以产品为中心垂直深耕,开发产业链条。一些台升级超级工作室,建立智能中台,以标准化的流程,相互打通大运营体系,推行全媒体人才的齿轮型配置和双向流动。如。湖南广播电视台推进湖南卫视与芒果TV的逐步融合,大力构建芒果全媒体生态。
  不同层级的广电媒体根据不同业务和业务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定位和发展格局,积极构建“广电+”生态体系,形成多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业务,不断涵养、生发新的未来业务,实现了良性互动,推动可持续发展。一些机构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大力创新拓展“广电+政用民用商用”服务,开展“媒体+”多元业务。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贴地飞行”,积极开展本土化各类服务,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综合服务,建成基层信息枢纽。
  加快高清化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有线电视高清(含超高清)用户数比上年同期增长近6%,标志着全国电视频道高清(含超高清)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1年高清(超高清)应用成果远超预期。利用“5G+8K”技术直播/转播了多场体育盛会,包括2020年东京奥运会“5G+8K”报道、2021年全运会“5G+4K/8K+AI”直播;全球首次在350公里时速的高铁列车上,依托5G技术打造出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实现了超高清信号的长时间稳定传输;超高清应用开始进入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如,推动8K超高清系统在工业、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开拓“8K+5G”超高清应用市场新方向方面,上海提前铺设好新赛道,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开播免费超高清电视频道的城市,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也在广州授牌,使得超高清视频产业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2021年12月31日,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正式开播。2022年1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8K超高清频道开播,“百城千屏”公共大屏项目同时启动。这些成功实践表明,超高清视频正进入发展快车道。5G媒体应用也加快步伐,从理论走向实践,逐步应用到大视听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驱动4K高清、8K超高清智能化的视听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拓展延伸,加快构建从传统端到移动端、从大屏到小屏、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的全场景产业链,不断拓展超高清视频市场空间,有效带动高清视频产业链共同发展,给用户带来更多全场景沉浸式体验,为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与动能。
  加快智慧化
  随着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加速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渗透,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数字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视听内容呈现更具创意,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智能化交互及VR、AR、MR等各种应用业务方兴未艾。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早在多年前就提出智慧广电战略,目前已进入加快实施阶段。
  2021年,有线电视用户总体保持平稳,高清化、智能化趋势不断增强,但有线电视网络收入预计比2020年有所下降。2021年,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2.01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数1.95亿。其中,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用户数0.48亿,比2020年增长6.67%,有线电视高清(含超高清)用户数1.07亿,比2020年增长5.94%。智慧广电建设、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有力推动了有线网络产业发展。各地不断完善智慧广电网络、推动智慧广电业态,积极开展战略合作、融合各类资源;积极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等业务,发挥智慧广电赋能党建学习、抗击疫情、医疗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等;全国多地有线网络服务商积极提供“视频+宽带+智慧家居+生活服务”等对口服务,进政府、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在政用、民用、商用等多领域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未来,随着新一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在全行业的广泛深度融合应用,实现智慧广电服务业态多元化、内容供给高端化、媒体生产一体化、网络传播泛在化、用户终端智能化、监测监管精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必将取得更多新成效,为拉动数字经济促进新消费做出贡献。

  (作者李秋红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