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学概念,主要是指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6点城市特定地段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的总称,通俗的理解指的就是夜宴、夜饮、夜唱、夜购等夜间消费。
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伦敦,而由于国内金近年来用户夜间生活的不断丰富,熬夜人群的大量增加,“夜经济”也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其实,“夜经济”在国内的崛起并不难理解。由于现代都市人朝九晚五的工作规律,工作时间几乎占据了整个白天,因此,私人生活以及娱乐时间基本都被压缩到了晚上。
有调研显示,上班族有81%的群体表示工作中需要加班,一周中加班天数在2~3天人群占比达32%,再加上熬夜晚会的人群数量逐年增加,“夜经济”的崛起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首先,人们旅游方式的发生改变,新的旅游季节已经形成。
随着旅游景区团散比例的逐步下降,旅游市场的游客人群,已发生转变,曾经独占鳌头的团队市场,逐渐萎缩,以家庭为主导的散客市场,日益强大。
家庭出游,多以孩子为中心,而孩子的旅游季节,则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寒假。
所以,伴随着人们出游意愿的提高,人们的出游方式的已经改变,以家庭型为单位的散客休闲游,迅速占领市场,把夏季、冬季两个传统的淡季,变成了旅游的新旺季。这就是新的旅游方式,所形成的新的旅游季节。
在旅游新旺季中,开发夜游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暑假时间较长,全年游客量中,占比较高,夜游游客量可以得到持续性的输入,且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夜间出游意愿较为强烈。
其次,旅游产品业态发展不均衡,夜游项目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
从旅游业态角度分析,夜间旅游景区还是非常具有投资前景的项目,夜游与现有白天景区存在市场互补关系,没有竞争关系,且市场夜游类型的旅游项目,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在全国两万多家的旅游景区中,真正是夜间旅游景区的占比不足百分之十,市场已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白天景区竞争异常激烈,夜游景区市场基本处于起步开发状态。
所以,在旅游产品业态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夜游项目,将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是当下旅游项目投资的最佳风口。
最后,夜间经济的走强,游客消费习惯改变,推动夜游项目发展。
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夜间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并逐步占领主导地位,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人们夜间消费习惯尤为突出。
在旅行过程中,游客的消费习惯也是如此,白天景区游览犹如走马观花,匆忙且急躁,夜晚环境舒适,人们更加容易进入休闲旅游体验状态。根据统计,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上,夜间消费至少是白天消费的3倍以上。
所以,随着人们日常消费习惯的改变,夜间经济一定会不断走强,夜游项目,会成为区域内游客的集散之地,会成为区域内带动旅游消费巨大引擎。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有助于构建起夜间消费高地,充分释放居民和游客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带动各地夜间经济发展。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多业态集聚地,可以很好地满足居民和游客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力。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有助于以业态集聚构建起夜经济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优化,提升经济竞争力。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集聚了餐饮、游览、购物、文化、娱乐等业态,各业态之间互为支撑、互送客源,最大限度发挥各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并以产业集群形式带动产业链前后端企业发展。
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有效载体。
发展夜间经济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能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多元化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相关负责人认为,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繁荣城市夜间经济。
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南宁之夜”项目是南宁地区全新的以夜游沉浸式体验为主的夜游街区,充分利用吃、喝、玩、乐、购,休、秀、闲、娱、康这十大旅游因素,形成自有商业闭环。
通过夜游游览、民俗体验、美食品鉴、情景互动四大卖点解决城市人群的休闲度假根本问题,充分做到本地人必到,外地人常来,游客群必游。
以本地客群做口碑,外地客群做流量的思维进行高效整合运营,从而真正形成吃中有游,游中有购,购中有娱,娱中有秀的主题式商业街区。
南宁之夜自开街以来,开业即火爆,人流如织,停车场停车位一位难求。
春节期间,人山人海,大量游客涌入街区,甚至造成了限流和拥堵,这是中国文旅的又一个奇迹,从侧面也反应了,旅游的迅速回暖和大众出游的热情被激发。
春节假期过后,南宁之夜街区依旧火爆,正所谓:还似旧时游上宛,车如流水马如龙。
在目前全国同质化景区的今天,如何突破是文旅界面临的痛点问题,破解之法是充分挖掘在地性文化。
在当地进行采风,把全国的风俗、文化、表演、美食与本地特色结合,相得益彰,才是街区保持超高热度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