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文化“四大馆”将依附在广州中轴线上。符超军 摄
广州拟投资40.5亿元,在城市新中轴线南部建设包括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岭南大观园)在内的文化设施“四大馆”。另外,广州塔南广场还将建设“岭南广场”,其面积约23公顷,包括34万平方米的超大地下空间,超过了花城广场。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广州即将开展文化设施“四大馆”设计国际竞赛。
计划投资额约40.5亿
文化设施“四大馆”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部,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紧邻广州塔。其中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选址城市新中轴线广州塔以南地块:广州美术馆和广州科学馆位于中轴线东侧,广州博物馆新馆位于中轴线西侧;广州文化馆(岭南文化大观园)选址于海珠湖东北部。
根据市规划局最近发布的公告,即将开始的设计国际竞赛,包括了两个部分:“三馆一场”国际竞赛和“一馆一园”国际竞赛。
其中“三馆一场”项目包括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和岭南广场(暂定名),其中三个文化建筑的计划投资额分别约为12亿元人民币,合计约36亿元人民币。其项目位置及用地范围:“三馆一场”研究范围位于滨江东路以南,艺苑西路、新市头路以东,艺苑东路、赤岗北路以西,新港中路以北,总用地范围约57公顷。
“一馆一园”项目包括广州文化馆(岭南大观园),计划投资额约为4.5亿元人民币。项目位置及用地范围为东起新光快速,西止现状河涌,南抵海珠湖,北至新滘南路。占地面积约34.5公顷,净用地面积约14公顷。
按世界一流标准建设
广州市规划局介绍,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建成后,结合现在广州塔南广场将形成“岭南广场”(暂定名),周边有广州塔、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领事馆区、赤岗塔等,与珠江对岸的花城广场四大文化建筑,以及海心沙、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等,形成文化设施集聚。众文化设施围绕在广州塔的聚集圈内,形成“众星捧月”的文化聚集布局,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化综合体和一流的文化精品集聚区。从广州塔上北眺南望皆形成景观焦点,在近期实现新城市中轴线南延,以此实现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的打造。
本次国际竞赛“三馆一场”工作内容包括整体城市设计方案,包括地下空间和交通系统设计等;博物馆、美术馆、科学馆建筑方案设计及造价估算。“一馆一园”工作内容包括整体环境景观设计,建筑方案和园林景观设计及造价估算。
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拟新建的“四大馆”均将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建设,上海、北京等地类似建筑的面积一般是5万—8万平方米,也有部分是2万—3万平方米。公告显示,拟建的广州博物馆不大于8万平方米、广州美术馆不大于8万平方米、广州科学馆不大于8万平方米。广州文化馆(岭南大观园)总建筑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
聚焦
“岭南广场”
地下空间
将超花城广场
本次规划对地下空间利用尤为重视,其中“三馆一场”竞赛强调,整体城市设计方案包括地下空间和交通系统设计等;
资料显示,位于珠江新城最核心区域的花城广场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2007年,广州市规划部门规划并核发了建设珠江新城花城广场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总建筑面积为32.1621万平方米。根据本次竞赛公告,拟打造的“岭南广场”约23公顷(包括地下空间约34万平方米)。这也意味着“岭南广场”地下空间面积将超越花城广场。
据记者了解,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广州市一些重大项目的规划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重点研究。最新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明确,要鼓励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出将探索规划公共政策文件的制定,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广州空间结构。
不过据记者了解,花城广场虽然号称全世界最大的一次性开发地下空间,不过其建设过程却并不顺利。由于亚运的原因,花城广场地面部分在2010年就投入使用,但是地下部分则一直到去年才分部通过验收,其中率先建设的北区花城汇地下商场先期通过了验收,今年一月底,北区花城汇商场已经开始营业。其中区直到今年5月才通过规划验收,至今仍未正式营业。而广州其他不少商业旺地地下商业经营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有商业方面的专家担心,广州原有地下商业空间已经很多了,最近几年内诸如广州南站、番禺万博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等重大项目均提出要建超大地下空间,广州的地下商业发展很可能出现过量的情况,从而导致市场难以消化的尴尬局面。